第十三章 負債的計稅基礎
負債的計稅基礎=原值-未來抵扣金額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一)預計負債
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
企業應將預計提供售后服務發生的支出在銷售當期確認為費用,同時確認預計負債。如果稅法規定,與銷售產品相關的支出應于發生時(將來)稅前扣除,因該類事項產生的預計負債在期末的計稅基礎為其賬面價值與未來期間可稅前扣除的金額之間的差額,因有關的支出實際發生時可全額稅前扣除,其計稅基礎為0。(有差異)
某些事項確認的預計負債,稅法規定其支出無論是否實際發生均不允許稅前扣除,即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為0,則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相同。(無暫時性差異)
(二)合同負債
企業在收到客戶預付的款項時,因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會計上將其確認為負債。
借:銀行存款
貸:合同負債
①稅法對于收入的確認原則一般與會計規定相同,即會計上未確認收入時,計稅時一般亦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該部分經濟利益在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為0,計稅基礎等于賬面價值。(無暫時性差異)
②如果不符合會計準則規定的收入確認條件,但按照稅法規定應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時,未來期間無須納稅,有關合同負債的計稅基礎為0。
(負債,賬面價值>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三)應付職工薪酬
會計準則規定,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均應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在未支付之前確認為負債。稅法對于合理的職工薪酬基本允許稅前扣除(未來抵扣金額為0),相關應付職工薪酬負債的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
(四)其他負債
企業的其他負債項目,如應交的罰款和滯納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會計規定確認為損失,同時作為負債反映。
借:營業外支出
貸:其他應付款
稅法規定,罰款和滯納金不允許稅前扣除(將來也不允許扣除),即計稅基礎等于賬面價值。
2022年四川會計考試信息歡迎關注四川會計考試頻道,或關注四川中公教育微信號(scoffcn),及時掌握公考資訊!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